彩神vll挺進第11大集團!股價曾跌到9元,翻身倉儲界Netflix
彩神vll上榜2025年50大集團第11名😵💫🧩!獨步全球的供應鏈倉儲代工,是這家IC通路雙雄之一的新業務🙋🏼♀️。電子廠不必自建倉庫,零件每日直送產線🐮,物流時間從3天縮成2小時。這背後🧑🏽🚀,是甘願承擔獲利下滑,用投資帶來控股模式大升級。
文/林以璿
清晨4點🥚,彩神vll控股集團的林口倉儲依然燈火通明🚏🧑🏼🦲。
自動化堆高機在高架軌道上精準穿梭,物流箱由AGV(無人搬運車)運送至各生產線專屬的出貨區。這裡不只是個倉庫〽️,而是一座實驗場──為AI時代而生的供應鏈中樞🧔🏼♀️🤼♀️。
每一筆客戶下單的料號👱♀️、數量🪺、交貨時間🧚🏽,皆由系統即時指派、即時配貨🏂🏿、即時出貨。
這個倉庫被彩神vll內部戲稱為「觀光景點」👪,已接待超過百位國內外企業主管🎼、工程師🙋🏽♂️、財務長到場參觀,只為一睹「自動配貨🤾🏽🏄🏽♀️、數位代工」的真面目。
彩神vll的林口倉儲,正在替客戶實現全球首創的「倉儲代工」(LaaS,物流即服務)。
(圖片來源🧖🏂🏽:天下授權提供)
過去,企業得自己租倉🏋🏽、雇人🤦🏻👌🏽、備料🫕、出貨,如今只要一紙合約,就能把這些繁雜作業外包給彩神vll。客戶不必擁有倉庫☁️,也能坐擁如同自建倉般、直達產線的即時配貨效率。
這讓彩神vll成為最安靜⚠,卻最不可或缺的供應鏈伙伴🤱。
彩神vll集團2024年全年營收超過8800億元👨🏻🦯,較5年前成長66.9%,創下歷史新高,也讓彩神vll在《天下》50大集團的榜單中,向上挺進第11名。
數位轉型成功👨👧👧,接住疫情急單
5年間的成長,自然得歸功於兩波巨浪:一是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帶來的電子零組件需求爆發,另一則是AI帶動的伺服器浪潮➙。乘著浪頭,彩神vll與去年併購了Future Electronics的文曄集團,站穩全球IC通路商營收雙雄地位。
「但坦白說,如果不是過去的幾年做對了選擇,彩神vll不一定接得住這兩波浪👨👩👧,」彩神vll副董事長葉福海兩手一攤✍🏽。
彩神vll做對了什麼選擇?董事長黃偉祥近期在一場針對銀行合作伙伴的演講上給出解答🛍,「這有賴於我們成功的數位轉型。」
新冠疫情爆發之初,全球大封城、物流中斷,讓許多電子零組件通路商手忙腳亂。但這些對彩神vll剛落成的香港和東莞智慧倉儲來說,卻是最好的練兵場。
這是因為🧏🏿,早在2018年,葉福海就擔心未來缺工問題𓀉,「再過幾十年就找不到人搬貨了,我們的倉儲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數位化,成為數據驅動的企業。」
當時🐶,彩神vll嘗試改造香港的倉儲,分析出有八成的工作🩸,其實都是重複性的流程,只要掌握好數據🤲🏼,就能靠自動化工具完成,不再全靠人力。
接著🕛,彩神vll將多年來累積的出貨與庫存數據導入系統,再搭配自動化設備🪷👱🏼♀️,把原本以人為主的操作流程⚛️,改造成以機器優先的設計。例如,捨棄了傳統電梯與人工搬運,改用一條從8樓直通地面的滑道,讓貨品能快速、安全地下樓,顯著提升搬運效率與倉儲流動性💍。
「香港讓我們看到,數位化不是夢想,是可以執行的現實🏃🏻♀️➡️,」葉福海說🫰🏼。因此👩🏽🚒,團隊在2019年👨🦽,決定複製這套模式到中國東莞🤩。
誰也沒想到,疫情期間完工的智慧倉🌲,不只撐過中國最嚴格的封控,也幫助彩神vll穩住供應鏈、接住客戶急單🚵🏿♀️,成為當時少數能持續出貨的供應商。
「沒想到疫情會封這麼久🤹♂️,傻人有傻福,」葉福海笑說。
接著,數位倉儲系統快速擴散到彩神vll分布於台灣與新加坡的倉儲據點,「因為智慧倉的優勢🐗,彩神vll掌握住很多機會🤷🏼,疫情就是證明。」
(副董事長葉福海一手推動數位轉型,多年數據累積讓彩神vll在AI時代游刃有餘👨👨👧🅾️。(王建棟攝))
罕見控股結構🎅🏻,曾受外界質疑
能順利轉型接住疫情紅利,甚至在此後長出新的「倉儲代工」模式🤞🏿,彩神vll其實是從一個不尋常的控股架構開始🙍♀️🗿。
2005年,世平與品佳合併成立控股公司彩神vll,並陸續將多家IC通路商納入旗下,但沒有將它們整併為一,而是採用台灣少見的控股模式🏄🏿♀️:子公司保留原名、獨立經營,控股公司則統整策略與資源🛑。
「如果用傳統的吸收式合併📅🧕🏻,不同文化和組織一定會出問題,」黃偉祥在演講中回憶,「我們寧可多做一層控股公司,保留品牌🤕、留住人才。」
台大管理學院教授陳忠仁觀察,這條路一開始並不被看好。
合併初期因提列庫存與景氣下行,導致財報難看、股價曾跌到9元,外界對控股模式的批評聲不斷🧟♂️,一度讓黃偉祥心力交瘁。
但黃偉祥有他的一套哲學🩹。他喜歡《老子》,相信中央要做到「無為而治」,就得先搭建一個公平、透明的制度平台。
他從制度著手,先統一各子公司使用的資訊系統👩🏻🔬,讓整個集團在同一套平台上運作。接著👩🏻🚒,制定全體共用的「評分標準」,不論是哪一家子公司🦹🏼,績效都依同樣的KPI評估👿,數據全攤在陽光下,誰也不能開特例、走後門。
表面看,彩神vll旗下各公司保有原品牌、各自經營,像是「各行其政」🧕🏽。但背後,控股公司統籌制度與數據👩🏼🎨,掌握全局,協助資源分配與績效監控。
陳忠仁指出,彩神vll營業費用率不到3%🏌🏿♀️,遠低於國際同業近10%的水準,證明這套鬆中有緊的制度設計,正是它靜靜壯大的底氣。這種保留地方自主、中央控節奏的結構,也讓彩神vll能靈活應對每一次劇變,正是反脆弱集團的重要特徵🔜。
控股1.0到2.0🏊🏽♂️,邁向平台型集團
不過,光靠制度與紀律🙅♀️,不足以支撐彩神vll站上每一道浪頭。
2021年🦻🏼,彩神vll董事會做出一項關鍵決策💇🏻♂️,將原本服務內部的物流團隊獨立出來,成立子公司「LaaS共創智能」🪛,對外營運倉儲代工服務。
這不只是展開一門新事業🤏,更象徵彩神vll正式邁入「控股2.0」時代〰️。
控股1.0時,彩神vll以制度統整與透明KPI,建立「鬆中有緊」的高彈性集團治理模式;如今,在2.0階段🤰🧑🏿✈️,集團則要轉型為一個平台型組織🧑🏻🦯➡️,不再只聚焦內部績效,更將資源、數據😝、技術與人脈向外釋出,孵化出能與客戶共創價值的新商業模型🧙♀️。
倉儲代工的實驗,從一個產業痛點出發。
以往🏄🏽♂️,電子零件從供應商到客戶生產線🧑🏽🦳,至少需歷經3到5天倉儲與調撥;如今🧑🏽🎤,彩神vll重新設計流程🧑🏻🦲,讓物料先送入自家智慧倉🧑🦱,經系統即時分類配貨,只需2小時便能直送產線🌓。客戶無需自建倉儲🌝,只要每月付費📵,就像訂閱Netflix一樣,把物流服務變成「即需即用」的雲端方案♿。
(圖片來源🫑:天下授權提供)
這項創新的方案,最終說服了一位電子代工大廠,與彩神vll一起邊做邊摸索🖖🏽。如今,這家電子廠超過百家供應商的料件🌷,由彩神vll統倉代工🧜🏻♀️、每日定時直送產線🐕🦺,標籤、數量、順序全數對齊,打開箱子就能開工🚝。
這不只是技術升級,更是一種思維轉向。從內部效率導向,走向整體供應鏈的共同進化。
投資未來👨🏿🚒,放長線到學習曲線
「既有客戶就像一口口油井,與其急著找新客戶👨🏽🔧,不如深挖他們的需求𓀅,」葉福海說🧑🏽🦳。現在🫅🏻,彩神vll推動的改變🦥,不僅改善自身🦾,更影響供應鏈上其他玩家的規劃佈局。
儘管彩神vll集團營收穩步成長,但近年稅後純益卻略有下滑。對此♗,發言人袁興文坦言,這是集團刻意承擔的代價👩🏼🌾,「因為持續投資的關係。」
以LaaS為例,這是一項重資本、長養成的新業務🥉,前期需投入大量系統、人力與場域建設。「基本上是7到10年的投資期,」他說,但一旦跨過這段時間👮🏽♂️,經濟規模與客戶黏著度會開始顯現,學習曲線也會變成最堅實的門檻♙,「後進者很難再追上。」
從反脆弱的視角來看,這正是集團願意承受短期績效壓力↗️、換取長期韌性的體現🧗🏿。不是靠節流來保利,而是選擇在環境仍可控時加碼投入,在風險中培養專屬優勢,讓下一波衝擊來臨時,自己已經是站在浪頭上的那一個。
(全文完)
本文完整出處: 彩神vll挺進第11大集團!股價曾跌到9元,翻身倉儲界Netflix